钱币上的中国四中国货币与世界的故事
05:03 新华社广州11月21日电(记者孙雯骥、孟盈如、丁乐)在广州市一家博物馆里,有一枚手掌大小、刻有“粤海关咸丰三年”字样的银锭,其“成分”却来自万里之遥的欧洲。 粤海关博物馆收藏的银锭。新华社记者胡拿云摄 被粤海关博物馆收藏的这枚银锭,显示着广州与外界的古老联系。 两百年前,欧洲商人带着成吨银币到广州购买茶叶、丝绸和陶瓷。这些银币随后被制成银锭,作为税收上交清政府。 粤海关博物馆。新华社记者胡拿云摄 广州对外贸易历史长达两千年。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它是中国与欧洲通商的唯一法定港口。形式各异的外国银币从广州大量进入中国,而中国商人交易用的银锭也来自各地,重量和纯度不一。 岭南金融博物馆里的验银师铜像。新华社记者胡拿云摄 为解决这个问题,广州的验银师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银锭,根据颜色、材质、大小判断它们的价值。光绪年间,现代化铸币厂出现,在广州交易的清朝银元形制更统一,其边沿还铸有英文,以便外商使用。 印有英文字样的清朝银元。新华社记者胡拿云摄 两个世纪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年,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广州与上海、深圳、珠海、东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美的集团很快便尝到了甜头,与海外客户更多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向明说,现在跟泰国客户做生意,只要把泰铢直接换成人民币就可以了,“结算效率提高了,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了”。 如今,美的集团业务已遍及全球,拥有约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和13.5万余名员工。 “海外客户对人民币结算接受度越来越高,主要因为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同时,海外银行办理人民币服务也越来越多,海外客户获得人民币越来越便利。”她说。 美的未来技术中心员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工作。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这家总部在广州的新材料公司主要生产改性塑料,广泛用于汽车、家电、通信设备、可降解包装等。 六年前,金发科技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为它收购印度一家公司提供了直接投资的新方式,减少了汇率风险。 “我们在选择人民币、美元还是(印度)卢比时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人民币是相对波幅最小的。”公司资金管理主管邢泷语说。 现在,金发科技印度子公司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年销量超过6万吨,较上年增长近20%。 “我们很多下游客户、境外合作伙伴也提出了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币值稳定是他们选择用人民币支付货款的主要原因。”邢泷语说。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更多人民币正在国际市场上流通。而选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也体现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秋茹说:“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对全球经济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世界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对人民币更有信心。” 贸易行业并非人民币国际化的唯一受益者。年底开通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历时9年,主桥项目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投资,人民币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航拍港珠澳大桥。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高级经理黄海宁说:“如果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用港币或者澳门元出资,由于存在汇率波动,可能会造成损失,导致项目建设资金到位不足。所以,我们大胆地建议港澳特区政府以人民币出资。” 在人民币直接投资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也让更多海外桥梁、铁路、工厂从图纸变为现实,惠及沿线民众。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张瑞雪说,广东工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已从香港和澳门扩大到全球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结算量正在“显著提升”。 他说,年,广东工行年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首次突破亿元,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结算量达亿元,约占全部结算量20%。 今年8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北京成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继美元、欧元后,人民币成为它在全球接受的第三种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将更广泛,中国也将与世界共享更多发展机遇。 从银元、银锭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广州口岸见证了中国与世界两百年间的贸易往来,而中国货币与世界的故事也将续写新篇。 策划:王进业 监制:徐金鹏、韩松、陈瑶 统筹:黄燕、王攀、程云杰、张正富、刘恺 编导:姚远、孙雯骥 文案:王攀、姚远、孙雯骥、孟盈如、丁乐 摄像:胡拿云 配音:殷晓圣 剪辑:胡拿云、殷晓圣 后期制作:殷晓圣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出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zf/11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马斯克笑嘻嘻,中国
- 下一篇文章: 谷歌苹果亚马逊微软扎推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