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券商分析师都不荐股改炒房了,请把我埋葬
头上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9.html 中国基金报s 中国基金报泰勒整理 大家有木有一种感觉:过完中秋节,基本没人谈股票,大家都在谈房子……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 谁若在北上广深的春天里种下了房子 秋天来了你是一切 因为只有你 有资格过冬 房价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故事,超越了友情、爱情与亲情,击败了文学、音乐与图画,成为能敲动整个城市神经的唯一乐器。 无奈的是,虽然不少人价值观上不承认房即一切的标准,但真实世界里早些年买了房的人确实站在人生制高点上了。而没有买房的,就像趴在浮冰上的北极熊,眼瞅着冰山越来越远,后悔自己当初没奋力跳一跳,就算那冰山总归要塌,也比现在强。 楼市的泡沫大不大基金君不知道,但有个现象可见端倪--券商分析师不荐股改为荐房了。 就在昨天,浙商证券推了一篇“炒房指南”意味深重的研报。 该研报分析师亮出了“炒房”要从三个维度去考察的观点: 1短期指标:销售面积同比,由下跌趋势转为上涨趋势2中期指标:去化周期(可售库存/销售面积),维持在1年以内3长期指标:长期人口需求大于广义库存 最后他从这三个指标得出了一份榜单↓ 这份研报遭到微博大V曹山石的曝光后,底下出现了很多冷嘲热讽的评论: 跟个股一样,每次券商发研究报告的时候,都是配合主力出货用. 红星照我去战斗,券商教我来炒房 券商终于出报告了!炒股的朋友都知道,一轮暴涨后,券商出报告,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券商报告对房市,准不准? 房地产研究员都不去研究行业和公司,一天到晚测算房价会涨到多少,你说这说明什么。 网友的评论虽然辛辣,但在现实的面前是否还能这么淡定呢? 这两天一些关于买房跟房价的报道如下: 1、9月12日-9月16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达到元/平方米,环比上周元/平方米上涨23.6%,同比去年9月更是大幅上涨近八成。上周成交均价最高的是9月14日,当天均价高达元/平方米,共成交31套。 2、统计局9月19日公布8月份70城房价数据,郑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5.6%,二手房环比上涨4.5%,均为全国最大涨幅。根据中指院百城房价指数,郑州8月住宅成交均价为元/平方米。 70城房价数据还显示,8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有64个,比7月增加13个。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环比涨幅扩大:上海5.2%(7月1.4%),北京3.8%(7月1.7%),广州2.4%(7月1.3%);天津3.6%(7月2.4%),石家庄3.7%(7月2.7%),武汉3.2%(7月2.2%),济南3.2%(7月0.9%)。 3、作为卖房人,刘蹙自己也被现在购房人的热情吓怕了。“上次开盘时,一位上海老太太买了3套房,这两天我告知她要加推,她直接打电话说留三套。我连忙说‘这次房子不一定能拿上’,这老太太直接来了句,‘我现在就买机票从上海飞过去,给我个账户,钱我先打给你’。真是拦都拦不住。” 4、 套!这是杭州房管局主办的透明售房网最后定格的数字,截至昨日(9月18日)24时,杭州新房二手房总共成交套,其中新房套,二手房套。 微博上有一个帖子流传很广:水木十大第一,一千多回复。大家都觉得社会有问题了,但我看他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_- 你看,中年危机成了中产危机、房产危机。 一家六口深居简出节衣缩食背着几套房子月供十万元;中小企业老板关停工厂炒房;留美博士被嘲笑出国10年不如买房。说好的消费升级实业兴国知识就是力量呢?这么一看,这不治之症也可以确诊了,就是买房癌。癌细胞不就这样?别的部分停一停,养分别吸了,专供我,唯我独尊。 归根结底一句话,干啥都不如买房。一开始可能还当作笑话,后来发现无法反驳,如今内心似乎有点小认同——其实还不小。生活就这样变得虚妄了呀。 外国友人如何看待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呢?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w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大型城市的房价在过去一年里持续上涨,令人想起年荷兰著名的“郁金香热”。 分析认为,深圳典型住宅的价格大约在80万美元左右。LongviwEconomics首席执行官Watling表示,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为70倍。相较而言,伦敦某些地方的房价收入比大约是16倍。 该公司研究发现,目前全球只有硅谷地区圣何塞的房价比深圳贵。自年初以来,深圳这座城市的房价平均上涨了76%,并且于年4月开始加速上涨,当时中国股市正接近峰值。北京与上海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尽管不像深圳那么极端。 我们为什么这么迷恋买房? 哪个买房者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呢?最后发现哪里只有一个买字。 1、结婚和上学 新时代下,总有逼着你非得买房的理由,比如婚房和学区房。俗归俗,你躲得掉?相亲角的海报上,不提房子就等于简历里没留电话号码一样,系统自动剔除。小学教育多重要呀,孩子接触的第一批同龄人决定了他/她人生的高度!只要能在好学区,房子没厕所也可以。如果幼儿园有分区,估计竞争还会更激烈。没办法,总得找点东西攀比嘛。摘录一位在美国工作安家的网友的微博:“我让我爸等那套学区房涨到×万元就出手,他不肯,说以后我有了儿子可以回国落户口,上一附小,学区房不能浪费了。 话说回来,婚房、学区房,说到底和门当户对、孟母三迁也没本质区别,看来“买房病”还真是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2、房价真的没跌过呀 《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行国家正拟法规》,这个标题看着很熟悉吧?但这其实是年的报道。时光荏苒,“泡沫”依旧,“拐点来了”几多,遏制也不是一天两天,但房价仍然是一路攀登。而那些没啥长处的人确实凭借炒房财富增值,这比条有理有据可以服人的“房价必跌”分析更深入人心,何况谁喜欢被人天天说“你赚不了钱”啦。人们硬要相信房价和钻石一样永远,也没太多办法劝。话说回来,别的投资有多作死大家是领教过的,房子可能还真是值得托付的那个?毕竟我们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从众、从心 买房和结婚应该算是年轻人最常被催的两个问题了。如果不上网不刷朋友圈不和亲戚朋友聊天,很多人都还能理性地去看待。可一旦走亲串友或是去同学会上坐一会儿,架不住氛围一团火,就怂了:闲钱有一些,但不够,也不是没房住,改善下当然好,这么涨不合理啊肯定会跌,再等等吧——哎呀,大家都买了再不买不行了。即使觉得这小船迟早要翻,反正大家都在,就youjumpIjump了。 编不下去了。。。基金君过不久也可能要jump了,而且还是在深圳jump 祝大家幸福。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tq/9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盘点阿根廷巡展中来自门多萨UcoVal
- 下一篇文章: 弥异所与千城万貌汇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