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房子还值不值得买
国庆期间,老家县城有新楼盘开盘,五千多的价格,横盘很久了,但是同一个楼盘的二手房价格却跌了很多。最近几年县城的城区大规模扩建,已经到了放缓降速的阶段了。 商品房是商品,供给在增加,需求在萎缩,当然不会继续涨下去,跌也符合规律。 大多数留在县城的年轻人,都在体制里,大多数体制外的,都很难在县城长时间呆下去。这两天,与几个在县城创业的朋友聚餐,大家都相互苦笑,一个朋友说现在整个县城除了几家加盟的量贩零食店、鸡排店和奶茶店的生意好,其他生意都不怎么好。 当然,其中有个人主观原因,但也不可回避这样的事实: 不管是优秀人才还是年轻劳力,都去了大城市发展。即使他们没有本钱、没有学历、没有资源人脉、他们都可以在大城市里稳定下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怀揣着梦想打拼。 而老家县城,人口净流出,加上本地没有产业,政府财政收入只能靠卖地,房地产商拿着便宜的土地又建了很多新盘,地方经济整体发展明显滞后城市建设。 小县城的商品房的核心问题在于:不是涨不涨,而是有没有流动性,市场好的时候资金进入没问题,市场差了那就根本卖不出去。 所以,不止老家县城,全国大多数的小城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房价不会再涨了。这些地方,不管是住宅、公寓还是商铺,都存在这样的尴尬现状,投资不动产作为个人资产,如果不能增值,就意味着亏损,何况大部分买房者,都是按揭,甚至连首付款都加了杠杆,资金都背负着利息啊。 那房子的流动性由什么决定? 答:年轻人。 年轻人本身就是将来一个地方最重要的资源。 据财新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连续7年下降,7年间减少余万人。 需要落户买房的流动人口一般都是劳动年龄人口,这批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贡献了消费、税收、劳动力,既然他们占全国的整体比例在缩小,那么对于各个城市来说竞争就变得更加残酷,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不断减少,而大多数劳动年龄人口最终会流入少数的大城市。 对于某一具体城市来说,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可能不会再贡献社保、税收,不会拿出六个钱包来买房、不会生娃,而且还要领养老金、使用医疗资源。但是年轻人就不一样,一个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城市生产、消费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由此可见,在不远的将来,各个城市之间,抢年轻人会越来越激烈。 房价是否上涨的底层逻辑就是抢年轻人的能力,而大多数小城市是这场不对称竞争的弱势一方,就像地球面对三体舰队一样。 买房就是投资,投资就要考虑收益。 说实话,我不建议在那些抢年轻人能力弱的三四五线城市投资买房。 如果说一线城市房价高不可攀,买不起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那些人口正在流入,未来会成为大城市的潜力城市,只有这些城市,才有可能长期地一直慢慢涨,实现投资的保值甚至浮盈。 例如长沙,作为GDP破万亿的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处于全国前列,房价相对处于一个洼地,甚至有以租养供的机会,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最后,写给年轻的朋友,一起共勉: 不管你现在身在何处,遭遇什么样的状况,都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即使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困扰我们,但是,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End- 感谢大家点个在看,分享至朋友圈 未来史学派 分享当下年轻人的故事、经验柿味实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tq/6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岛的房子值不值得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