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著名的舞台剧作品,均会被改编电影版本,透过不同的形式,让观众在同一的故事空间里,体验不同的叙事方式。然而,并不是每一部改编作品都是成功,甚至会出现反效果。例如身兼填词人、足球评述员、电影导演等多岗位的潘源良,继年执导《影子爱人》后,第4部执导的电影,改编自香港著名编剧庄梅岩的同名舞台剧作品,借着电影的铺排布局,翁子光的剧本改编,呈现出跟舞台剧不同风格的电影。《圣何塞谋杀案》原作是庄梅岩第4度获颁最佳剧本奖的舞台剧,年面世后数度公演,而由潘源良执导、翁子光改编的电影版,早于年拍摄,千呼万唤,于去年9月份才亮相。原作是个悬疑剧,以阳光明媚的美国圣荷塞为设定背景,讲述香港夫妻生活美满,直至女主角的女性朋友由香港去探望她,在其家暂住5天,幸福家庭背后隐藏的秘密逐渐浮现。当女主人发现友人跟其丈夫渐行渐近,便杀机渐现,人性中的嫉妒、猜疑和占有欲在事件中表露无遗。将10年前的舞台剧改编为电影版,其一大变化是人物设定。舞台剧中的香港夫妻,电影中变成内地男孙宁(佟大为)和来自香港的阿Ling(郑秀文)。潘源良坦言此改动背后有市场考虑,但倒也符合现实状况。谈到改编上的挑战,潘导说︰电影重点要把这3个主要人物过去的历史重组,兼且拍出来,并且和当下的事件连结。那就是阿Ling遇上孙宁前,其实是跟比她年长得多的丈夫一起于另一城市生活;其友人Yanny之所以到美国散心,全因在香港爱上年长有妇之夫而受排挤。原作中极为黑色的结局,电影版也有所改动。圣何塞在电影中极为关键,来到电影版,主要拍摄场地、主角那环境怡人舒适的家,其实坐落于加拿大。潘源良解释,全因未能在圣何塞找到最合适的屋作场景而已,但电影中不少户外景观都是实地拍摄。圣何塞又代表什么?位于加州的圣何塞,相对于三藩市旧金山较为偏僻,近年比较多IT人和中产人士居住,是一个代表着美好生活和梦想的地方。电影故事本身就借此生活美好的地方,呈现人在异乡,圈子狭窄、人际关系疏离,男女关系中弱势一方被强势者操控的情况。电影剧本的好与坏都明显,好的地方正是它有完整的故事架构,也让电影中的各人物处境贴合于现实。以郑秀文饰演的主角阿Ling来说,她明显地是来自于一个无法翻身的穷乡僻壤,企图用婚姻包裹移民到更好的地方,这种逐水草而居的“新移民恐惧”,让阿Ling这个人物顿时饱满起来。而郑秀文的演技则成为一个吸引观众的线头,你跟着她平静与焦虑的两面往前走,发现她被宰制的婚姻并不美满,她的人身自由都被控制在一个形同陌生人的丈夫身上。为了求生,她像困在浅水滩上的鱼,开始一步步失控中。这部分,她分寸拿捏得宜,让看这部电影最大的享受是欣赏郑秀文的演技。必须赞一个!但到了这里不得不峰回路转下,庄梅岩好评如潮的同名舞台剧、流量大咖尽有,为何翻拍成电影却不如人意呢?豆瓣评分4.8,好于3%的犯罪片……?确实有点小尴尬。首先看下来你感觉上这是一部力不从心的电影——尽管故事里的女主外男主内价值观、美国梦碎与中国崛起导致身份迷失很值得思考,导演也有在戏里用心安排了好多细节,惟电影回忆片段穿插零碎,最后还刻意以字幕去表达电影重点,感觉颇为突兀。影片中不仅有着土豪投资人的劣根性,将剧本锁定在从东方移民到美国生活的角色身上,不禁让我想到前阵子由杨维榕执导的美国剧情片《虎尾》,两部类型不同的作品却同样都以一场不如预期的失败美国梦贯穿全片。在《圣何塞谋杀案》郑秀文与蔡卓妍入围去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演员精准诠释角色的表演之下,呈现出原本期待可能跟实际状态有着巨大落差的情况,我想就足以显示这议题的重要性。作为一部改编自舞台剧的电影,我喜欢《圣何塞谋杀案》由“移民潮”这项元素,让片中每位角色在不同性格背景的巧妙配合下,导致原本可以用沟通来化解的冲突瞬间失控的巧妙设计。当中无论是Yanny在香港作为第三者的恋情,或者阿Ling因为一场失败的婚姻,找来孙宁取代自己的老公,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不安全感,也使得Yanny的到来让一切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但潘源良手法仍嫌生嫩,对于悬疑电影的暗示掌握不稳,破案的线头铺陈得太明显,戏剧的张力也因中规中矩的进程,少了案件爆发的后座力。而蔡卓妍饰演的Yanny,虽然以一个外来者的入住,催化了阿Ling与孙宁婚姻的裂痕,但对于这角色的描写缺乏深度,如同是为戳穿女主角幸福假象的工具人。导火线是什么?从阿Ling和孙宁的婚姻因为夫妻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以及在美国生活碰上的困难而陷入危机,到Yanny为了照顾玲姐留在美国却被她误以为要勾引孙宁,原本三人亲近的关系就这样瞬间崩毁。或许是身处异乡长期累积的心理压力,让所有不满情绪被无限放大,影片中阿Ling和孙宁两人光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从人人称羡的夫妻走到如今的结局。我想这才是比起谋杀案本身,整部电影最让人感到害怕的地方。也或许是因为这样敏感的题材,才使得剧本和拍摄上有些许难度。好了,还是回归正题,先来聊聊故事情节。位于美国加州的圣何塞,以其阳光明媚及极高消费水平闻名。Yanny在电影完结前,说她在探望Ling时,曾以为圣何塞充满阳光。这大概是暗喻那里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以为阳光灿烂,却一直活在阴影之下。谋杀案表面上是林嘉华饰演的丈夫被Ling谋杀,但其实更深层次的,被“谋杀”的可能是怀着“美国梦”移居美国后梦碎的孙宁与阿Ling。可是,电影里曾两次交代了“以为到了美国后生活会更好”。孙宁从内地偷渡到了美国,认识了借结婚而取得居留权的阿Ling,其后盗用了阿Ling前夫的身份与财产。尽管他曾劝阿Ling卖掉雷曼兄弟改为投资国内股票,但她不听,结果二人陷入次贷危机;因阿Ling怀孕,她理财更加谨慎,不停存优惠券以节省支出,还极力反对他跟同事共同投资,二人怨怼日深。孙宁为此失去了身份,唯一能证明自己的证件藏在地下室,没有朋友,没有事业,没有认同,没有自由,加上阿Ling控制欲强,还曾在吵架时大喊“是我的房子”而不是“我们的”,孙宁的心理阴影面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在酒精的驱使下彻底失控。潘导安排阿Ling在马里奥的车上穿越一片小树林才到达阿Ling的家,代表了她家某程度上比较封闭,隐约制造出与世隔绝的感觉。阿Ling曾跟Yanny说,她不了解异乡人在外国生活的辛酸。在电影有限的铺排中,除了孙宁因盗用邓的身份而需要长期当家庭主夫外,感觉上阿Ling没什么社交生活。即使有了居留权,却似乎没融入当地生活,还是自我封闭起来,最终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因为寂寞而封闭的生活,医院里跟Yanny说,很希望可以当妈妈,可以在那个地方有更多家人,仿佛只要有自己的家人就足以支撑疲惫不堪的身心,足以维系早已变质的破碎感情关系。跟舞台剧里最后被杀的是Ling好友Sammy(即电影的Yanny)结局不同,电影里最后死的是意图杀死阿Ling与Yanny的孙宁,而阿Ling也因杀死前夫入狱,是商业片比较“思想正确”的结局。最后孙宁是“自杀”的,他知道只要装作袭击Yanny的话,马里奥就会对他开枪,不自由毋宁死。虽然阿Ling在结局里说,悲剧的发生,是缘于自己的贪爱,要不是Yanny去探望她,结局便不会如此;但还是觉得她还是没看清楚,自从她第一次把钱给孙宁开始,到后来盗用阿邓的身份,孙宁在这段关系已渐渐变得被动与卑微。比起绿意盎然且有着温暖阳光的圣何塞,电影前段那个大雪纷飞夜晚与阴暗潮湿的房间,跟阿Ling和孙宁两人现在居住环境形成相当强烈的对比。不禁让我开始怀疑阿Ling会落得如此处境,是因为她跟孙宁的婚姻在这场“谋杀案”之后破灭,被迫来到北方过着悲惨的生活?又或者完全相反,是阿Ling好不容易挣脱痛苦来到圣何塞展开全新的人生……奇妙的是影片都以每次场景的切换堆叠全片悬疑感,开始揭开两人美满生活背后隐藏的秘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卑的孙宁,明明在努力准备婴儿房,却曾发飙说没钱就别生孩子,反正孩子也会看不起他这个爸。为要建立自己的事业与身份,为了抬起头做人,他视同事黄总夫妇如贵宾。潘导在这安排了一个巧思,就是黄总在阿Ling面前抽烟,虽然阿Ling没发飙,但她早已跟Yanny说过,她只有一个家规,就是不能在室内抽烟。孙宁只看到阿Ling的控制,没看到她的忍让;阿Ling只看到自以为是的爱,没看到孙宁的痛苦。因此,即使Yanny没去探望阿Ling,总有一天,孙宁还是会爆发的。电影的题材确实不错,让我想起同样讨论美国梦与身份迷失的经典电影《美国丽人》。它将新移民与当代亚洲人的恐惧描写了出来。阿Ling原乡上的经济弱势,像个诅咒,让她一步步因恐惧失去自我。表面上是去了新国度并想追求爱情,但抹杀过去的自我却像成为习惯一样,让她有了挫折后,便想切掉过去的自我而重新开始。表面上她说追求的是爱情,事实上她是以婚姻为名来更新自我。等于一个拒绝承认过去的人,始终脚踏浮冰上,仓惶求生。而她后来另找的丈夫孙宁,亦是个逃离原乡的投机客,之后又后悔去到美国,错过发迹机会。这样精神上的失衡与投机,为当代夹在两大强权的经济移民做了个深入的描写。无论是因为不满足自己生活现况,希望获得其他更好的机会,或者是想要逃避过往失败,寻找一个能够重新发展的地方,这几十年来,许多人都纷纷怀揣着“美国梦”出国追寻那些美好的愿景。这就像在年由李安执导的《喜宴》里,除了跟父母在婚姻上产生的价值观冲突之外,片中那位因为经济压力而选择跟主角假结婚的上海女孩威威,同样也点出了到美国生活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正是如此,电影将故事聚焦在几位从香港、内地来到美国生活的海外移民与观光客身上,藉由导演潘源良的非线性叙事把时间线前后错置,不仅让观众无法辨别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几位人物彼此之间混乱且各怀鬼胎的关系,也帮助整部电影能以郑秀文作为核心,从悬疑故事中对于婚姻与夫妻情感在异乡碰上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潘源良功力有待加强,又或者是资金限制了创作,最终让电影沦为只属“比较适合参演演员的影迷入场观看”之作。说实话,我本来就是冲着郑秀文才看的。至于剧本改动,导演潘源良在访问中提及,因为市场考虑,孙宁(佟大为)的角色由原剧本的香港人,改成内地人,是原剧本中改动最大之处。事实上,观众不难在戏里看到China经济起飞,美国生活没想象中那么美好的讯息。最后,电影的结局跟舞台剧版的不同,可惜的是最后刻意安排了教化台词,仿佛要矫正功利主义的字幕突兀地出现,像是为了要迎合审查标准而做的自我审查,让原本的写实题材,以自身为实验,做了更大的反讽。或者这样说,这就是一部纯商业片。以中生代女演员来说,郑秀文的演技愈见火候,她有如河流下的漩涡,酝酿着即将爆发的惨案。郑秀文在影片中表现确实很大,终于在她身上找不到《孤男寡女》Kinki的影子,而医院那场内心戏甚具水准,惟戏里好些地方略嫌斧凿之痕太深。这里不再多说。蔡卓妍饰演的Yanny演绎情感爆发的戏,比一般情节出色,毕竟她在认真的场景,也还是用了她日常说话的独特腔调,实在让人出戏,其实郑秀文在戏里偶尔也有这问题。孙宁跟阿Ling与Yanny的部分对话以粤语发音,是诚意,也符合现实,但佟大为的演出只算平稳。所以我又在想,如果由编剧翁子光来指导,这部电影拍的会不会好一点?这其实又是件很矛盾的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tq/1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