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已融入美国主流群体
今天太极能够进入美国的主流群体,还得益于医学科学研究的支撑。 文I赵海峰 受朋友之托,回顾美国特别是湾区和斯坦福大学的太极状况,搜索诸多文献并访问若干太极达人之后,蓦然发现太极在这里是如此兴盛,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华人的圈子。 太极最早是随华人加入北美大陆的,有据可考的是年有位ChoyHokPeng先生被华埠侨胞邀请来美,在旧金山、洛杉矶、奥克兰、纽约市等地的中国城教授传统杨式太极拳。但是今天太极能够进入美国的主流群体,还得益于医学科学研究的支撑。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的第1期为期3年65万美元资助下,爱默蕾大学(EmoryUniversity)医学院康复中心(CenterforRehabilitationMedicine)学者StevenL.Wolf的实验室对涉及到老年人控制和改变重心摆动的功能、生物力学和生理进行研究,从而减少或防止老年人摔倒。这项评估方法在太极拳中进行,对训练以提高重心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例如:《一项持续20年的太极对老年人平衡和走动的影响研究回顾》、《太极锻炼如何改善健康》、《太极锻炼对帕金森症患者步幅步态的影响》、《太极对老年人多任务能力影响的案例研究》以及《太极锻炼强度对于老年人在生理表现及在脆弱过渡期血液循环的影响》等等,这些成果对太极被美国广泛接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太极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出现在年,当年11月的精神病理学专业的世界顶级期刊《生物精神病学》杂志(BiologicalPsychiatry)发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10位学者和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ofArizona)1位学者共同的研究成果《随机对照试验分析通过逆细胞基因标记法对比认知行为疗法与练习太极对于晚年失眠症状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名年龄超过55岁的失眠症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入3组。第一组接受了每周两小时,持续四个月的认知行为疗法,第二组进行同样数量的太极拳练习,第三组是对照组,接受为期四个月的关于睡眠卫生、衰老和失眠的教育课程。在治疗一年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者和练习太极拳者的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均有所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而这两者均是炎症的指标。使用血液样本,研究人员还发现,比之对照组,两个治疗组的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均较低,抗体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均较高。因此,使用太极拳和认知疗法来治疗失眠,是因为它们不像药物那样会产生有害的副作用。随着失眠的改善,炎症在全身和基因层次上都出现了逆转。而炎症是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和癌症的原因之一。 有了这些有力的医学研究证据,太极进入了美国的主流群体,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所属的国立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for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在年所发表的调查报告,全美已有万至万人从事太极拳运动,另一说法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的WojtekC-Zao在年12月发布的《全国专家会议关于气功及太极拳认知的调查报告报告》估计是万人。而美国华人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则是太极兴盛之地,当然加州最具代表的就是拥有硅谷的湾区了,在湾区很多品种的太极拳都有自己的排课表,我们随便拿到一个排课表都会看到密密麻麻的课程信息,从旧金山到圣何塞,遍及湾区的redwoodcity,menlopark,paloalto,mountainview,等等10几个城市,可以说是蔚为壮观了。其中的斯坦福大学的课程更是纳入了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计划体系HIP之中。不要忘记这只是一个品种的太极课程表,而且斯坦福大学就还有自己的太极名家——李书东,他是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先生的弟子。 李先生年移民到美国,目前他作为客座教授在斯坦福医学院开设一门正式的太极课程,这门课程对于所有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开放。在斯坦福大学的选课系统中是2学分课程。同时,李先生自年开始在斯坦福健康提升项目中授课,他为斯坦福大学的校内初学者增设课程各种适应性课程。此外,李先生为促使太极成为斯坦福的一种健康艺术而设立了斯坦福太极健康俱乐部,这也是斯坦福大学官方认可的太极健康俱乐部。 斯坦福大学之所以如此重视和支持李先生的太极课程,是因为李先生较多参与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太极研究项目。目前李先生与ChrisPayne博士还有DebbieClay一起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太极健康科学研究,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索太极运动对人体的特殊益处,寄希望于开发一套系统的练太极的方法用以预防和治疗不同种类的疾病。 其实,李先生早在年就参加了斯坦福大学LucilePackard医院的MotionGaitAnalysis实验室的一系列太极实验。当时,一个多学科(整形医学,放射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团队,包含了实验室主任JessicaRose博士、马里兰大学的整形医生AmyLadd、放射医学专家ScottAtlas和GaryGlover以及机器人专家OussamaKhatib,这个研究团队着迷于中国武术艺术和东方医学的“极”和“气”,他们想探知代表生命力量或者能量的“极”和“气”是如何能通过冥想和沉思集中而来。他们用热影像技术和磁共振去测量李先生在太极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物理变化,研究者可以看到李先生举手时的部分红外照片,他们发现当李先生的手臂发热到2级时就开始自动降温了,最后他的体温也降低了6级。此外,李先生打太极时集中的能量能反应在他大脑的相应区域中,并影响到他的行动,甚至在手掌上也能感受到。这种用意识控制末梢血管还是医学研究的一个空白领域。如果太极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以教儿童学会如何去利用这样的能力控制慢性病痛,管理疾病、减少压力。 随着李先生参与的这些太极研究的深入,斯坦福大学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太极课程,通过练习太极体验如何促进人平静,使人放松,并且提高肺部功能和免疫力,甚至治疗哮喘。 原文刊载于《武魂·太极》年6月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z.com/shsjt/1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极拳已融入美国主流群体
- 下一篇文章: 如何成为最幸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