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栖岩寺

黄晶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西南12公里的中条山巅,初名灵居寺,始建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间(-年),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被劫虏江东,逢凶化吉,为感念宏恩,斥资营建。隋仁寿元年(公元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利塔铭碑及二十六座砖塔尚存。

从韩阳镇北郑村路口直上,山两侧大小柳沟夹持,山势突兀险峻,主峰下十亩一片簸箕形平地上,六角五层四丈多高的舍利塔茕茕孑立,四周一片荒芜,这便是栖岩寺遗址。站在塔下,俯瞰远处黄河如带,鹳雀楼雄伟高耸,村庄、田野、道路、树木、如刀切割,成块分布。传说此地是块风水宝地,昔日伯夷叔齐逃隐采薇,娥皇女英下嫁舜帝,老子李耳过关均在此地。

后山埋没在厚厚的灌木丛中,有至今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建筑--栖岩寺塔林。据资料记载,栖岩寺塔林中共有禅师墓塔26座,由北向南依次排开。墓塔形制各异,一至三层不等,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元代塔两座、明清塔21座。塔林的建筑时间从唐跨越至清,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这些印记显示出,历史上的栖岩寺曾在很长时间内香火旺盛,辉煌不已。其中建于唐天宝十三年(公元年)的大禅师塔,高8米,基座甚高,占塔通高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全国少见。栖岩寺塔林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塔林、山东济南的灵岩寺塔林、河南临汝的风穴寺塔林、宁夏的青铜峡塔林、山东济南的神通寺塔林并称为中国六大塔林。

据资料记载,下寺是上寺的行寺,修建在后,专供招待使用。寺内佛殿房屋颇多,寺外翠竹摇曳,花香诱人。清光绪年间,山东巡抚阎敬铭卸任后,就在下寺教书,并到河东书院讲学,地方上人说他居官清廉,拜访者较多,曾热闹一时。

中寺是后来建的,由城南驿门旧钟寺迁来。范围不大,房屋不多,寺前不远,奇石如林,瀑布如带,每日早晚雨雾缭绕,奇幻异常,名扬远近。中寺往前有个石洞,称为“神风洞”,相传李世民在这里屯兵戍守,适逢盛夏天气,试兵难耐酷暑,不思操练。战争在即,对此李世民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宰相魏征出了主意:在半山腰中修建一座山洞,让操练的士兵从此经过,凉爽消暑,从而加紧训练,这一招解了李世民的烦恼。站在洞口向西看,是一个顶部平整的山峰,传说这里曾是李世民的“点将台”。年李世民攻下蒲州,再次扩建修葺,使唐时该寺名冠群刹,为河东名胜之最,一度成为皇家的避暑胜地,至今还留有石门洞、栈道、望川亭的旧址。

上寺是主寺,也称栖岩寺,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带杨玉环来此避暑时,先在下寺休息,然后上山到中寺,在中寺休息后才到的栖岩寺。上寺山后有一眼山泉,称“虎刨泉”。相传昙延法师在小时候被后世认为是个傻孩子。有一年村里来了只老虎,徘徊半个月不肯离去,村民很害怕,决定送给老虎一个人,让它吃了,兴许就走了。幼小的昙延就成为人选,昙延从高高的围墙上被村民扔下去后,老虎不但没有吃昙延,反而将其背到背上,驮走了。走到一百多里外的灵居寺,昙延法师渴了,老虎在石头上刨了几下,山泉水从中渗出。在虎刨泉处,还能清晰地看见类似兽爪刨过的痕迹。后来灵居寺的老和尚发现了昙延,将他暂养寺中。有天老和尚下山,给昙延只留有三天的口粮,可是巧遇大雪封山,老和尚过了半月才回来,心想孩子早饿死了。谁知,昙延居然煮了一锅料礓石,度过了这些日子,老和尚拿起料礓石啃了啃,坚硬无比,昙延却像吃馒头一样随意。老和尚认为这孩子非比寻常,于是将其剃度出家,并取法名“昙延”。

一座香火绵延千百年的名刹,悠久的历史又包涵有多少的传奇!必定有其深度的渊源,这里曾是中国佛教高僧--昙延法师研习、宣讲佛法的地方,也是昙延法师去世后魂归东土的地方。

据《续高僧传》中的《昙延传》载:释昙延,俗缘王氏,名聃,字耽子,蒲州桑泉人,世家豪族,官历齐周,自幼性协书籍,乡邦称叙。他自幼聪敏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过目成诵,精通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传说他仪表堂堂,手垂过膝。由于他生性正直,看不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不平等现实,所以深受群众爱戴。他少年有志,胸怀避世思想,16岁便独自跑到中条山灵居寺,专心倾听闻名河东的妙法师讲《涅槃经》。久而久之,深悟其道,遂弃俗遁入空门,拜妙法师为师。妙法师十分赞赏王聃,给他取法号昙延。从此,王聃便在栖岩寺深居修行,他拜佛讲经之余,又在寺院近旁植树造林,栽花种竹。据传河东原本无竹,栽植竹就是由他亲自从南方引进的。王聃在佛教教义方面深钻细研,探微求幽,尤其在《涅槃经》《达摩经》的研究上,造诣颇深,名震佛界。因此妙法师圆寂后,昙延便被推举为栖岩寺主持。在他主持下,栖岩寺在原有上寺的基础上,又增建了中寺和下寺各一座,上寺居山顶,负山面河,居高临下,雄伟壮观,中寺坐落半山腰,寺前竹木成林,瀑布如带,下寺为行寺,用来接待远近来寺的僧人。昙延继承妙法师衣钵,乐善好施。他的宽厚仁慈及主讲《涅槃经》的影响,深得后周文帝宇文泰敬重。后周建德初年,昙延即被授为国统,掌管全国佛教事务。朝廷曾建宅供其享用,而昙延不受,仍隐居山林寺庙,潜心主持佛事,讲习佛经。人们纷纷慕名登寺,投师昙延。兴盛时,僧众达一千多人。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倾心向佛,急需高僧辅佐,各地名僧纷纷会聚京师,昙延也不例外。他与隋文帝初次见面,便“面伸弘理”,言辞恳切,文帝恭敬谦卑,以弟子礼相待。因文帝久仰昙延大名,二人相见如故。隋迁都长安之初,开皇四年,文帝便为昙延在长安建立延兴寺,并把京城的东西二门,取昙延的法号命名为“延兴门”和“延平门”。文帝又赠给昙延法师外国进贡的“玛瑙盏”,以示褒奖;又于仁寿年间,兴建仁寿宫,扩建道场,赐赠“透凌碑”“鱼子碑”,还在栖岩寺增建舍利塔、白云洞等佛教建筑,使栖岩寺成为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当时号称“北有五台山,南有栖岩寺”。后来朝廷又召昙延剃发入朝,专为隋文帝恢复佛教,超度僧人,莫高窟初唐第窟南壁东侧,有隋文帝引延法师入朝图3付。开皇元年,隋在长安设道场大兴善举,敕由昙延等人主持。开皇二年(年),又封昙延为昭玄统沙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翻译经卷。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昙延圆寂于延兴寺,临终曾遗书启文帝曰:“延逢法王御世,偏荷深恩,往缘业浅,早相乖背。仰愿至尊,护持三宝,始终莫贰。但末代凡僧,虽不如法,简善度之,自招胜福。”昙延圆寂后,文帝“敕王公以下,并往临吊。并罢朝三日,赠物五百缎,设千僧斋”,足见隋文帝对昙延法师仰慕之至。昙延陵墓尊昙延法师遗嘱修在蒲州栖岩寺。昙延故里村民为纪念他,将村名改为昙延法师的字“耽子村”,沿用至今。

昙延以“词辩优赡,弘裕方雅”称颂于世,被时儒叹为“由来所未见,希世挺生,即斯人也”。佛经的翻译是推行佛教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昙延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宝性、仁王等注疏,成为佛教教化的核心人物,举国僧尼、信众的心灵导师,以“帝师”的身份提出了一系列迅速复兴佛教的措施,并全面主持发展佛教意识形态,其主要内容有:一、奏请度僧;二、周废伽蓝,并请兴复;三、建立经像;四、翻译佛经;五、为文帝受菩萨戒;六、亢旱祈雨等等。昙延为推动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探访栖岩寺的历史,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而在如今永济人的心中,它似乎早已名不见经传,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重新寻访栖岩寺,希望再次看它从繁华走到落寞的历程,沉淀更加深刻历史记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zf/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