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听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狱”。走马观花,感觉这话有点道理,不过,要看从哪个意义上讲。

1.社区中心的musicandplay

前几天,去旧金山圣何塞Almadn的图书馆社区中心,门口是自动还书窗口,图书馆里,很多房间都放着花花绿绿的活动广告,“图书馆活动指南”,“不要或过期药品的安全处理”,“纽伯瑞最佳童书奖介绍”,“亚洲妇女之家”等等,内容庞杂而丰富。比如亚洲妇女之家小册子里,介绍这个组织为受到家暴和虐待的妇女及儿童提供帮助,24小时热线和提供解救方案、危机庇护所,免费为妇女和儿童服务。

图书馆的两个房间里,传出一阵阵温柔的音乐和轻轻的拍击声。循声走进去才知,这是图书馆社区中心为一岁以上和一岁以下的孩子,分别提供的游乐活动场所。

老师和着明快的旋律,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做着游艺动作。附近社区的家长们,带着他们黑色,白色,黄色,棕色人种的宝贝儿,来到这个孩子们的“社交”场所。

这是一岁以上孩子们的musicandplay。

这是一岁以下孩子们的游戏活动。音乐的轻柔韵律,老师的身体语言,让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充满好奇,幼小心灵得到某种开发。

爱惜孩子们的注意力,二十分钟音乐活动结束了。下一个节目:玩儿玩具!孩子们玩自己的,家长们交流着育儿经验。

其实,短短时间,老师也没“教会”孩子们什么,但家长们不怕麻烦驱车赶来,显然不是为了学知识。小小年纪,就为让孩子开心,为让他们多接收外来信息。由此想到中国的幼儿们,爷奶带有点死板,亲妈带有点单调,小小年纪背一大堆唐诗,学了这个学那个,对孩子的天性发展,未必是好事。

2.小区公园,是小朋友的天堂

圣何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加州的第三大城市,成为吸引世界高科技公司的“硅谷之心”。

女儿家的小区对面,是个挺大的公园。昨晚连连夜雨,早晨起来,公园里空气湿润,路边莹滑,彩虹当空,草露低垂。

不一会儿,太阳跃出云层,顿时万物增光,天空湛蓝,鸟儿鸣叫,大地回春。

公园里鸟儿们,体小灵气大,哪儿都不怕,低头找虫吃,忽儿不见啦……

美国人工贵,爷奶又没有义务照看孙辈,很多母亲辞了工作,在家带娃。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年全美有孩子的已婚夫妇,三分之一以上只靠单薪生活,有些夫妻从一结婚就只有一份收入。

小区公园里,天天有很多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到这里找乐儿。

这位小帅哥儿,走路还跌跌撞撞的,也就两岁的样子吧。明明有滑梯台阶,偏走“旁门左道”。右腿上抬,不行?换只左腿,使劲,嘿呦,嘿呦,哈哈,上来了!撅起小屁股,抱起小皮球……。当妈的倒是轻松,“守株待兔”,在出口处候着呢。

我给这位威武小伙儿招招手,他一脸严肃,瞪大眼睛,看着对面这个外国人。

中美两位小美女,新奇中的“巅峰对决”。

公园里的littlgirl,几乎都是疯癫癫的,快乐无比。

①融入夕阳

②发现了什么?

美国家长好像把女孩当男孩养的,玩耍上的性别意识,没那么多讲究。

①妈妈一拖仨

②女孩和男孩一样疯狂

孩子稍大一点,家长就更放手了,孩子们想玩啥玩啥。

两个小姑娘爬高下低的,还有一个“小跟班”。

①姐姐,给你一根小棍子

②好,我来了

都说美国人独立性强。小小年纪,就这样“疯七疯八”地,在放养中成长。公园步行道很窄,不小心,挡住了后面的一位小自行车手。我给他让道时问,“Howoldaryou?”"six",小伙子扬长而去,后面紧跟的是他的妹妹。也就四岁左右吧,全部套着头盔,严阵以待。每次从我身边过时,我让道,都会在风里有句童音传来“Thankyou——”带头盔,有礼貌,行为规范,卖力骑行……,几个小车手给我的印象很深。公园旁的小区里,有些居民的车库门前,竖着一个个小篮球架。孩子们随时可以扔几个球玩玩。崇尚体育,是一种社会风尚。

美国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体育选择还很随意,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考虑今后主要打棒球、篮球或者长跑了。初中时体育项目就尽量不换来换去了,锁定一个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意味着每周至少四天训练,还有一天或两天比赛,这是一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业余生活的常态,否则不可能在高中进入他们向往的体育队。

高中时能进入一个体育队,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不仅更容易被常青藤学校录取,也不仅仅是把身体锻炼得很棒,体育对人的素养的磨砺很大。比如,队友“臭球”容易有人抱怨,教练马上会提醒孩子“No,No,每个人都会有失误,彼此都不能抱怨,否则你我在团队里就没法待下去了,也没法好好训练了。永远不要抱怨!”

从小到大的体育团队活动,输球赢球,互有冲撞,跌倒受伤,爆个大冷门的热烈庆祝……,互相包容、团队合作、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会伴随着孩子成长和受益终生。

3.美国孩子的职业兴趣培养

女儿告诉我,美国每年的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每年这一天,同事家里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可以随父母到单位一起上班,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情况和生存之道。孩子们听说坐父母的车一起上班,当然开心,可以堂而皇之地“翘课”一天。

美国学校的暑假,一般是五月下旬开始,考试多安排在四月底。考试过后到五月中旬放假这段时间,是各学校展开多种实践课和活动的时候,校园舞会、农场参观、各种游戏、职业日、看电影之类等,其中最受孩子欢迎的,是carrday(职业日)。

在职业日,警察、运动员、消防员、作家、律师、汽车推销员、政府官员等,会到学校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职业。警察的警车和警犬、消防员的消防车、远动员的现场表演等,经常博得孩子们的声声尖叫。

(网络图片)

职业日前两周,学校还会让每个孩子带回一张书面预约单,家长如有兴趣在“职业日”去给孩子们讲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可以填好单子,让孩子带回学校汇总后安排。

“职业日”带给孩子们的,不是干什么才体面赚钱,不是文理科简单的二分法,而是让小小年纪的他们,早点看到世界的五颜六色,了解人的活法可以多姿多彩。不难想象,一天下来,该有多少孩子的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在合适的春天,就会生根发芽。

(网络图片)

此外,“职业兴趣分析”在美国的中学很流行。在上高中以前,有很多学校都会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

“职业兴趣分析”有一套测试标准和程序。参加测试的人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回答上百个似乎没有关联的问题。不仅在美国的学校里流行“职业兴趣分析”,一些公司部门在招收员工时,也喜欢使用“职业兴趣分析”,以此为参考做录取与否的决定。

“职业兴趣分析”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分成15种类型,如社会科学(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文秘服务(秘书、打字员、出纳、图书保管员等)、健康服务(医生、护士、理疗医师等)、农业(农民、森林工作者、园艺工作者、驯马师等)、顾客服务(厨师、警察、航空公司服务员等)以及艺术、数学和科学、建筑、教育服务、法律服务、交通、销售、管理、手工业、机械操作等。

这种职业分析的关键,不在于向学生介绍社会百业,而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个人的职业兴趣所在,提供一种未来选专业和择业的参考。

林博士是全球名企WstrnDigital(西部数据公司)全球高级主管,他和美国夫人嘉娜到我家里做客时,告诉我周末要去参加女儿的Sorority(“女学生联谊会”)新会员大会。他介绍,美国大学很重视“合群”,形单影只的人不受欢迎。

我想起,美国校园故事的电影里,听到过Fratrnity或Sorority(兄弟会或姐妹会)这种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入会有一定难度,有审查、考核(给任务)和试用过程,只有少数人能通过考验。

林先生在日本认识了在ALC出版社做编辑的嘉娜·麦克伯恩(JanaMcaBurny),后来,嘉娜的名字变成了“林嘉娜”。林嘉娜在亚洲生活了十五年,为七个国家的媒体写作,包括国家公共电台、作家文摘、半球(联合航空公司)、岛屿杂志、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时报等多国媒体,出过两本小说。

林先生把我介绍杭州发展的话翻译给嘉娜

林先生和嘉娜告诉我,孩子入会后,会几十个人住在一起。业余时间主要做义工,姐妹会有固定合作的慈善单位,比如医院,或医院,还有各种需要帮助的机构。他们会常年举办活动,通过义卖、运动会、表演等等筹集捐款,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机构。也会举办各种聚会、开展各种培训和为成员创造一些社交锻炼的机会。

女孩子进入一个几十个姐妹的大家庭,既能做事,还能聚会,能在facbook上晒出自己的慈善活动,和一大群人吃饭、狂欢的照片,这样的集体生活,是很多美国女生都很向往的。

(网络图片)

林生生说,大学四年这样的朝夕相处,一同克服困难做事情,建立起来的友谊,一般要比大学“分配”在宿舍的室友感情深很多。经常性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往往影响到人很长的职业生涯。

对这种大学里的学生组织,有的家长也有不同意见:入会要交不菲的会费,有的联谊会也出现过一些问题,等等。

(网络图片)

我问作家嘉娜一个问题:美国人怎么看待培养自信和提高自我控制力的“平衡”?她回答说,“我简单讲个故事,说明我的想法,应该从小鼓励幼小的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让他们的才华得到表扬激励,他们才会有积极的选择”。

她讲道:“在新加坡时候,我的大女儿在公立学校上学。记得因为穿错颜色的袜子和制服,受到了学校惩罚,迟到更是要受到惩罚,忘了做作业也会受到惩罚。我对这种严格的管理很难理解。她才7岁呀!”

“有一天,她带着英语考试卷回家让我们看。她英语其实讲得比班上任何人都好,因为她在家里说英语。但她告诉我,老师认为她的答案错了,我问她是什么错误。原来,老师要求在一幅‘一点半’的时钟图画上,写下这幅画的英文单词。她先画了一个小手,指着时钟的‘1’,又画了一个大手,指着时钟上的‘6’,然后写上了‘一点三十’("Onthirty"),老师在她试卷上批了错误的标记”。

“我给老师打了电话,问这是怎么回事。那位老师说:‘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的说法,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一点半’(Halfpaston)。我简直不敢相信,当时我在想,‘这个系统太僵化了’”。

“但当我们回到美国后,钟摆却转到了另一端。孩子们穿着随便什么衣服在教室里展示时,反而会受到表扬,也不会因为忘记作业而受到惩罚,这也是难以置信的。我曾请求过几位老师,对我的孩子们要求更严格一些,多请教他们一些东西。”

故事讲到这里,嘉娜总结道,“我认为,美国制度的一个优势,是允许和鼓励儿童探索。探索能够带来自信。不断的惩罚,会导致严重缺乏信心。当然,在训练一个孩子理解数学和科学方面,新加坡做得很好;而在鼓励每个孩子的创造力方面,我认为美国做得很好”。

我问嘉娜:“我听不出您在美国培养儿童自控能力的见解,相反,有一些批评。您认为美国在这方面哪些做得比较好?什么地方还不够?”

作家回答说:“我对美国和新加坡这两种制度都有批评。新加坡太严格了,会影响孩子们创造力的成长。但美国太宽容了,不能保证孩子们有基本的知识。至于自制力,对于那些有自制力的人来说,我认为宗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教。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能让他们养成一种观念:他们的行为会导致他们自己造成的后果。您对中美这两个问题看法是什么?”

我回答她:“中国的现状是,一方面在努力提高国民的创造力,一方面不少亚洲国家的威权主义、清规戒律和各种束缚比较多,一个人从小到大,受到的各种管束比较多,因此人的创造力受限,但权威对社会秩序的控制力较强。美国的现实在于,历史形成的自由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根深蒂固,在释放出极大创造力的同时,对人管制、束缚的规定,很多人非常警惕和反感,加上权力分散、制衡体制的约束,因此生活中的枪击事件、年轻人吸毒、社会治安等很多问题,长期难以解决。这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按照中国人哲学思想,某种不足和某种优势很难完全分离,只能尽量降低不足的负面作用。”

4.历史文化现场教育

周末在奥克兰游览,想找个能够隔海观望对面旧金山的地方。女儿地图上查了查,驱车赶往MainSt旁的港区。

远远看去,码头边停泊的运输船耀眼夺目,和天上半是乌云半是蓝天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天高云阔,色比雄浑。

再往前走,夕阳下的旧金山和海湾大桥上空,彤云密布,金碧辉煌。

几艘巨大的军舰排列在前方港湾里。走到跟前,看着军舰上标着大大的“12”,看着由大人陪同、背着鼓鼓囊囊行装的孩子们,我们开口刚问,就吓了一跳:这是隶属美国海军的“大黄蜂”(舷号CV-12)航空母舰!

管理人员告诉我们,今天晚上,“大黄蜂号”将接待多位孩子在舰上过夜。昨天晚上有多位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游历和留宿在了这座高耸巨大的舰体内。

快要落山的夕阳,把金色余晖洒在了高高的舰岛上。

我在gool上查了下资料,在二次大战中,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舷号本是“CV-8”,它一下水就经历了著名的“杜立特空袭”、“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最后被日本航母的舰载机击沉在“圣克鲁兹海战”中。

眼前这艘大黄蜂号年开始建造,舰名原来是奇尔沙治(Karsarg)。美军在圣克鲁斯群岛战役损失了大黄蜂号后,海军决定把在建的CV-12更名为大黄蜂号,以作纪念。年大黄蜂号下水服役。

二战后期,“CV-12”参加了包括菲律宾海战,莱特湾登陆行动,冲绳岛和硫磺岛之战以及封锁东京湾等战斗。在著名的“马里亚纳猎杀火鸡日”,它的飞行员创造了单日击落62架日军敌机的辉煌记录。二战后,“CV-12”还在年参与了越南战争。在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中,“CV-12”一共参与了3次重要的返回舱打捞工作,特别是迎接首位登月者尼尔·岩士唐乘坐的“阿波罗11号”,最具盛名。

“大黄蜂号”年退役。美国海军在年将大黄蜂号出售,拖到拆船厂准备拆解。在美国民间组织的呼吁和努力下,海军中止了出售合约,于年正式把“大黄蜂号”交给民间组织,用作博物馆舰。同年“大黄蜂号博物馆”在旧金山湾区的阿拉米达正式开放。

大黄蜂号在美国近海试航(摄于年10月27日)。

天暗下来了,离开码头时,不由得回头再看一眼“大黄蜂号”。这座曾经战功赫赫的海上巨无霸,退役都半个世纪了,还在以其巨大的舰体、骄人的战史和琳琅满目的设施、宽大的机库、各色退役飞机等等,开启着下一代的心灵。

在夜幕下,“大黄蜂号”舰岛上密布的天线和雷达变得模糊起来,但整个舰体依然显得雄姿勃发,给人遐想。第二张是用“手机全景”拍摄的,那宽大的船尾平台口,就是当年舰载机起飞的跑道终点了。

想起前些年游览佛罗里达,在奥兰多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孩子们现场参观耸入云天的航天器,钻进宇宙飞船玩耍体验,和退役宇航员直接对话;在迈尔斯堡爱迪生和福特的“冬屋”里,孩子们徜徉在两位世界名人当年的试验室和车间里,静静听讲,睹物思人,美国孩子一路成长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人思考,令人感叹。

结语

1.中国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巨大。什么时候,我们的西昌、文昌、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也辟出一个角落让孩子们开开眼?我们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安排一些退休科学家、退役航天员给孩子们作作报告?那壮观场面,面对面的交流,对孩子的震撼和影响,将惠及终生。“长大要当科学家”、“最崇拜的人是宇航员”的观念,在那些环境中有可能潜滋暗长。

2.美国人关心孩子但很放手,孩子们会玩又爱动手,学知识更重做事。嘉娜不满意美国社会对孩子的“太宽松”,把守秩序归因于宗教信仰。其实,美国不少小学对“调皮”孩子的惩罚一点不手软,方式有罚站墙根、罚留校、罚不让吃午点、给家长打电话“告状”、叫犯错误的孩子当众大声承认错误……。美国人认为,孩子容易产生自我膨胀。惩罚,是为了扼制他们的“go(自我)”膨胀。苦口婆心对于顽皮的孩子未必有用,与其让他们到社会上去碰“钉子”,不如在学校就让他们从教训中学会遵守社会法则,从内心去认识对错。

3.四十多年前,我们亲历过“亦工亦农”、“学工学农”、“广阔天地”的社会实践,可惜那时政治考虑多,人性关怀少,不懂教育规律,最后草草收场,还落下隔代犹存的一堆后遗症。而今的一些中国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大学军训总要晕倒一批人,甚至家长不愿孩子跑早操,老师上体育课心惊肉跳,班主任批评孩子(还不是惩罚)也有顾虑……,历经多年实践磨难,我们的教育方式好像不进反退了。

4.体育不只关系到身体素质,不只是多一门娱乐技能,而且和孩子的心理素养、合作能力、迎接挑战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毅力等等,都有直接的关联。这些东西,应是孩子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运动场,就像浓缩的人生。人生如逆旅,生活有波澜。运动中的磕磕绊绊,就像人生中的种种难题。把体育课上受点伤,当做是很正常的事情,勇敢,自信,坚持,乐观,合作,这些特质,就可能在绿茵场上、篮球架下得来!

5.“职业日”和“带孩子上班日”,是对孩子先天对各种职业兴趣爱好的尊重和培养。如果家长过早设定孩子的目标,不考虑孩子本来做好某种职业的潜在兴趣和能力,不仅带来今天理想趋同和竞争剧烈,也让很多年轻人很小就形成一种对职业挑肥拣瘦的不良心态,对社会需要的很多职业不感兴趣,对于未来不切实际的空想……

6.应该把职业启蒙、职业眼界、职业规划教育,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让孩子能随着教育活动、引导、实践过程的深入,了解世界,认识职业,互动交流,思考自己,丰富学生的职业生涯思考的经历,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7.美国人的历史一共才两百多年,居然能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体制创新方面样样出彩,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习惯,值得好好研究。关起门来自我标榜,或只寄希望于少数拔尖人才的努力,缺了众多基础人才的培养,建不成真正的现代文明和强盛之国。

8.优异成绩自然是立身之本,吹拉弹唱肯定“艺多不压身”,但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社会,其实和阅读、演讲、沟通、思维习惯、组织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核心竞争力更直接相关。有人说,中国的高考制度束缚了孩子,可每年3月份美国大学发榜的时候,总有些在美生活多年的华裔家长抱怨,美国长春藤联盟“招生不公,歧视亚裔”。看来,孩子成长过程的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环境。

9.一些人自以为中国人了解美国,美国人不了解中国。其实,从文化习惯到制度细节,彼此之间都还很不了解。和一些美籍华人聊天,感觉他们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阴影里;美国的一些拿来可以学的好做法,我们那么多的代表团来访,成为中国变革动力的还少。

10.美国社会阶层差别很大。我看到的那些快乐成长的孩子,大多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贫苦家庭的孩子,多半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没必要把美国看的什么都好。只是,老盯着别人不好,我们会什么都“学不到”,就算因此得到的某种“自信”,也未必经得起推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依然是今天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筑起牢不可破、不怕风吹雨打的民族自信。

安蓉泉文/摄影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z.com/shsyj/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