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三角粤港澳成为不了世界湾区,产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322694.html (一)东京湾区产业升级协调发展过程 东京湾区拥有世界级钢铁、石化和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产业湾区”之称。 东京湾区的产业升级协调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东京依托湾区天然良港优势,发展港口贸易;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港口贸易发展随后催生了东京临港工业发展。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推动“工业分散”战略,将石油、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逐渐从东京迁移至横滨市、川崎市,形成京滨和京叶两大产业聚集带和工业区,而东京则强化了高端服务功能,着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日本的政治、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湾区内传统制造业继续向湾区外扩散,湾区内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形成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东京则成为当前国际大都市中“金融业+行政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汽车制造业”产业门类最齐全又最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湾区内东京的周边城市以东京产业升级为契机,也形成各自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二)纽约湾区产业协调发展过程 纽约湾区拥有世界级金融业集群,具有“金融湾区”之称。 纽约湾区产业升级协调发展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初到30年代。纽约依托纽约港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贸易。第二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纽约发挥其劳动力和资本优势,大力发展服装、食品加工、皮革和机械等资本和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推动下,纽约湾区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大力扶持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制造以及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湾区内的传统制造业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逐渐迁移到周边成本低廉的地区。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经济时代来临和“去工业化”思潮的涌现,纽约湾区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制造业向湾区外扩散,湾区内制造业出现了衰退,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保险和贸易等服务性产业的崛起。同时,湾区内各城市逐渐形成分工合理和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 (三)旧金山湾区产业升级协调发展过程 旧金山湾区拥有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科技湾区”之称。 旧金山湾区产业升级协调发展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一阶段是产业萌芽期,主要依靠港口和黄金资源开发,商业和工业也开始起步。第二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旧金山海上贸易发展迅猛,金融中心地位加强,中心城市逐渐凸显,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部分低成本制造业,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一阶段旧金山实现产业转型,开始逐渐向后工业城市转型,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成为西部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主要依靠科技和创新发展。硅谷的迅猛崛起把旧金山湾区送上了世界三大湾区之一的宝座。同时,旧金山湾区发展形成了旧金山市、半岛、南湾(以圣何塞市为代表)、东湾(以奥克兰市为代表)、北湾五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格局。 (四)三大世界湾区产业升级协调发展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协调发展都经历了四个阶段:港口贸易——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说来,即是湾区中心城市(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依赖港口发展贸易经济起步;之后发展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制造业;再由于中心城市的成本上升而促使制造业向周边中小城市扩散,转型发展服务型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最后整个湾区发展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如纽约湾区的金融业、旧金山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东京湾区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城市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东京湾区内的东京都、琦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纽约湾区内的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旧金山湾区内的旧金山市、半岛、南湾、东湾和北湾的产业分工合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yj/11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借鉴国际湾区经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