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

  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能工巧匠运用我国原有的楼、阁、亭、台建筑技艺,建造出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古塔。从形态结构上分,有密檐式、楼阁式、亭阁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从建筑材料看,有砖塔、木塔、石塔、琉璃塔和金属塔等;在建筑学层面,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塔的建筑技术更是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

华严寺塔

华严寺塔,位于陕西长安区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之一。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塔上镶有石刻“严主”两字,二层上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塔下有唐大中六年()刻《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延安宝塔

延安宝塔,又称岭山寺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始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据塔旁石碑介绍延安宝塔(岭山寺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年),宋仁宗庆历年间(--年)重建,金世宗大定九年(年)和明神宗万历36年(年)曾予以修葺。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基周长36.8米,辟有南北二门,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北门内有阶梯,可登临塔顶。年被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登塔游览,山脚下有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墨宝“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宝塔山上是欣赏延安城市风貌和黄土高原风光的绝妙观景台,登山观景,可俯瞰革命圣地全貌。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为楼阁式砖塔,现已成为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革命圣地的象征。

普救寺塔

普救寺塔,又名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因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现在沿当年张生游历过的小径重建了梨花深院、后花园、跳垣处等,并塑造了一组佛像和《西厢记》人物蜡像,依照《西厢记》剧情再现了一幕幕戏剧场面。是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门峡蛤蟆塔齐名的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中国古代大型喇嘛塔群。在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水库西岸山坡上。塔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奇数错落排列成12层,每层塔前用砖砌护墙一道,地面用砖铺墁,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共座。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明一统志》和宁夏方志《弘治新志》记载,过去认为是元代所建。但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该塔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东西塔

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东西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砖木石混合结构,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塔顶设有宝盖、宝顶,现已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夕照山上,因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国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旧雷峰塔已于年倒塌,重建的雷峰新塔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

官渡金刚宝座塔

官渡金刚宝座塔,又称妙湛寺塔,位于昆明东郊的古镇官渡螺峰村。金刚塔为沙石所建,形制之奇,建工之精,堪称国内金刚宝座式塔中之上品。

据典籍志书记载,金刚塔始建于明朝天顺元年,次年落成。至今历经多年的风雨沧桑,其塔虽为风蚀斑驳,但风骨依旧,傲然耸立。金刚塔的基台为方形,底部开有券洞门。须弥座式基台高4.8米,边长10.4米。基台上有五座佛塔,中心的主塔为金刚宝座塔。主塔须弥座高2.7米,边长5.5米,总高16米。主塔的四边是形制一致的群塔,基台四角雕有力士像4尊,四面皆为雕刻,形象生动,刻工精湛。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铜宝伞盖、摩尼珠和宝瓶。主塔四周的4座小塔,通高米。主塔与四小群塔,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相映成趣。金刚塔建成至今虽然仅有多年,但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米,是少林寺祖茔,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占地约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年8月,少林寺塔林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一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天宁寺塔

北京天宁寺塔,位于北京市天宁寺内,天宁寺塔是一座密檐实心高塔,是北京现存著名的古塔。

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寺院毁于兵火,殿宇无存。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今名。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古塔1座,清代重建山门、弥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七年()两次重修天宁寺碑记等。天宁寺塔始建无明确纪年。

据梁思成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年随着北京市西厢工程的竣工,天宁寺塔被修葺一新,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tq/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