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刘震云文学是用来思考的四则
白癜风一个疗程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传递正能量!为您推送优秀作品! 有远见的人走的是笨路 刘震云 笨人和聪明人是世界上两种不同的动物。笨和聪明,首先不是在做具体的事的时候,而是在选择道路的时候,你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当时我在北大,因为是毕业典礼嘛,我对下面的师弟师妹说:你千万别相信世界上没有近路可走,是有的;你千万别相信事情不可以投机,是可以投机的。世界上成功的人,80%走的都是近路和投机的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为什么?因为他走的是近路,他太聪明了。这个民族需要目光特别长远的人,有远见的人;有远见的人一定走的是笨路。我到欧洲去,他们的下水道有时候是19世纪修的,为什么他们的城市不淹?我们大部分的城市一下雨就淹了,我们的路走得太近了。我们修的路,第二年要拉开再看一看,那也是因为这个路第一年修的时候没充分考虑到。我不太喜欢三种人:装腔作势的人,装神弄鬼的人,还有以为真理就在他裤子口袋里的人。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没有哪个职业高人一等。我不就是写个小说吗?我的祖先是柳敬亭,脸上有麻子,是撂地摊的。马东老师是特别著名的主持人,你以为你在电视上说过几句话,你就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和真理的化身吗?你不就是个做买卖的吗?不就赚了俩钱吗?用得着炫耀你的宠物都有私人飞机吗?你不就是个管理者吗?用得着整天耀武扬威吗?我还特别不喜欢聪明人,聪明人就是特别爱占便宜的人。占便宜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便宜,一种是精神的便宜。《一句顶一万句》的开头写过两个人:一个是做豆腐的老杨,一个是赶大车的老马——当然那个老马跟马东老师不是一回事啊,不是原型——老杨是个笨人,老马是个聪明人。老杨认为他跟老马是好朋友,但老马从心里并不认为老杨是他的好朋友,但是遇到事呢,他也找老杨帮忙。老杨刚给他帮完忙,他背后又说了好多老杨不三不四的话。老杨知道以后有些伤感:如果我比你聪明,你利用我情有可原;你比我聪明你还利用我这个笨人,情何以堪?我联想到生活中,你那么有钱,那么有地位,你是聪明人,还总是利用朴实的劳动人民,我只能祝这些聪明人一路走好。我是一个笨人,我是个老实人,我不愿意跟聪明人做朋友,因为我也常常上聪明人的当啊。这个民族需要目光长远的人,他们一定走的是笨路。文学解决了生死和青春的问题 刘震云 文学是我从事的职业,但是在我们家族里面,我妈不识几个字,我妈的妈妈也不识字。所以从传承来讲,我从事这个行业,链条是非常脆弱的。当我的母亲知道我从事的是以文字为主的职业时,她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鲁迅在你们这个行业里面算是一个大个的?我说他的个头不高,但他写作许多人说他写得好。我妈说,那我知道了,你们这写作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儿。我说,这从何说起呢?我妈说那得从我在镇上卖酱油说起。我妈曾经在镇上卖过酱油。那个时候,我妈在河南的小镇上,卖酱油。她不识字,但想跟着学文化。酱油铺的旁边是个书店,她到书店找书。当时只有两个人的书可以看,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鲁迅。她伸手一抓,抓起来的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我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学文化的起点还是蛮高的。她说:“嗨,如果鲁迅算是写得好的,那写作这东西太容易了,因为我读过他的书。”她说,鲁迅,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对不对?我说,对。她说,“他写书就是这样,‘我们家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亏我不识字,我要是识字,写的不比鲁迅差,那有什么,我卖酱油,一个是酱油缸,另一个也是酱油缸。”她说,如果文学是为了表现生活,还不如生活本身。我说,是为了揭示生活。她说不对,揭示生活不如表现生活。我妈爱看电视剧,她说到目前,拍得最好的是两部电视剧,一部是老版的《红楼梦》,还有一部是《手机》。去年电视剧《手机》在全国播的时候,虽不说万人空巷,也还是有许多人看的,主要是我妈也在看。我回去的时候,我妈就跟我说,《手机》这个电视剧比《红楼梦》拍得好,我说,主要是编剧编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我妈说,不对,主要是书写得好。因为我妈喜欢《红楼梦》,所以我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她说文学。我说文学有另外一个作用,这个作用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的学科、任何民族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让文学给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是生死的问题。因为我们呼喊了那么多的万寿无疆,乾隆、康熙也逝世了,唐宗宋祖也逝世了,秦始皇也逝世了。他们一上台,便追求着长生不老,但没有用。除了逝世,人还怕老。世界上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文学解决了。我们知道大清朝所有的人都死了,但有几个人却没有死,他们是贾宝玉、林黛玉、碧云、晴雯,他们不但没死,而且也没老。我们什么时候打开《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总是十四五岁的样子,青春永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但是仅仅留住青春也不是文学的本质。我觉得文学最厉害的一点是它说出了一种不同的生活。贾宝玉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是个整天和女孩子厮混在一起的人。他最爱干的事是吃女孩子脸上的胭脂。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见了女孩子,见一个kiss一个,这是什么?是流氓。他甭说是在清朝,就是在现代,也是不被认可的。他不爱上学,不但自己不爱上学,而且讨厌别人上学,说所有上学的人都是沽名钓誉。这是曹雪芹内心特别喜欢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人物的塑造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极大的背叛。《红楼梦》是一个以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大观园生活为基本生活场景的作品,但它的开篇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他从一块石头和一株草写起,而且这块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起点很高啊,跟我妈学文化一样。这株草,她快干枯了。石头说,我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浇点水吧。浇点水,这株草活了,活过来之后,她说了什么?这就显出了一个作者的高尚。我们平常人说你帮了我这忙,下辈子我做牛做马来报答你。但曹先生不是怎么写的。这株草说,下辈子我用眼泪来报答你。写人的生活不是从人写起。曹雪芹跟姓刘的还是有仇啊,他在书中调侃了一个老人家,刘姥姥,怎么就这么没出息,明知道别人调侃自己,还迎合别人的调侃。看到这里,我哭了,不是为刘姥姥哭,也不是为姓刘的,而是为整个民族。险恶!不就是让别人吃顿饭吗?不就是给人家钱吗?她都六十多了,用得着这么作践她吗?但我看在大街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满世界看去是一个肮脏的世界,唯有一个人是干净的,那就是贾宝玉。但这个最干净的人的出路是什么?是被世界上最脏的两个人架走了,一个是秃头的和尚,另一个是癞皮的道士。一个最干净的人被两个最脏的人架走了。架到哪里去?架到了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去。说出了干净和肮脏的辩证关系。这是文学,解决了生死和青春的问题,接着,又解决了应该怎样生死和青春意义的问题,所以能成为名著不是偶然的。接着是《水浒传》,《水浒传》里写得最好的是林冲。中国的历史上,包括世界的文学史上,把强盗和杀人犯当成阳光来写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里全是杀人的人。上梁山,梁山的人一问:“杀过人吗?”“没有。”“下去杀一个。”因为我们都是杀人的人,你没有杀人,我们无法交流。杀谁我不管。把强盗和杀人犯作为歌颂对象,这里面强调的是人的这种杀人的本事。林冲看到了耍武艺的和尚,鲁智深。他说,耍得好。鲁智深说,你是什么人。鲁智深就是杀过人的人。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也是杀人的人。两个杀人的人碰到一起,就聊起来了。两个知心的人,说尽了心中的抱负。两个人聊得正开心,家里的丫鬟跑过来说,娘子被人欺负了。林冲说,不可能啊,第一,光天化日之下,第二,就我在东京的地位,怎么有人敢欺负我娘子呢?林冲跑回去之后,看到那个人,举起拳头就打。拳头到了空中就软了,因为那个人是自己上司的干儿子——高衙内。林冲问了一句话,“娘子,不曾被玷污吧?”娘子说,“还未曾。”林冲,一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却被人欺负。后来,来了一个老同学——陆谦,找他去喝酒。正喝着呢,那丫鬟又跑了过来说,娘子又被人欺负了。丫鬟说,你刚出去不久就有人说你喝酒的时候病倒了,娘子急急忙忙跑过去,那人说你不准是在酒馆,在别人的家里。林冲问,谁家?那丫鬟说,就是陆谦家。施耐庵对“同学、同事”这种概念,充满着颠覆和不信任。林冲急急忙忙跑到了陆谦家,按照林冲的武艺,他可以一脚把陆谦家的门给踹开,接着杀人。但林冲的举动是什么呢?站在门外,说:“大嫂开门。”分明是让玷污你娘子的人跑啊。这高衙内赶紧就跑了。娘子把门打开。进去之后,还是一句话,“娘子不曾被玷污吧?”娘子的回答依旧是,“还未曾”。那样的天地和日月不把人逼成杀人犯,可能吗?林冲做了什么?忍了,把人家的家仆打了一番。你本来是要杀人的,你打人家家仆干什么?还是得忍啊。接着是,误闯白虎堂,把林冲给发配了。发配了还不行。两个公差把林冲绑在大树上说,林教头,明年的今天是你逝世一周年。林冲杀两个公差易如反掌,但林冲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一根禅杖过来了。一个和尚,鲁智深,把他给救了。接着,林冲碰到了两个人,林冲曾经接济过他们。林冲把自己的前因后果说了之后,那个人便留下他,跟他说,以后有什么缝补的,拿过来,让我浑家帮你做。但林冲没有想到,火烧山神庙,一定要把林冲杀了。原来是陆谦放的火。一起来的人说,这火都起来了,你的同学肯定已经死了。陆谦说,再等一等,等火灭了捡回两块骨头,也让太尉高兴高兴。什么同学啊?有没有道德底线啊?没有!林冲突然醒悟过来,我要想活,必需得有人死,只要不杀人,我就活不成。他写了一个人走到自己的反面,从热爱生活、热爱这个社会到背叛整个社会的过程。我觉得施耐庵了不起。还有《西游记》,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四十年前我就看《西游记》。《西游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白龙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是一个特别好的领导。他走到一个地方,就说,悟空,你去探探路。他说的是未来。说八戒,去找点吃的,说的是现在。说沙僧,去喂马。当徒弟问,师父你干什么?他说,我歇会儿。为什么一个“歇会儿”的人会是三个干活的人的师父?唐僧武艺不如别人。他到哪,把妖怪招到哪,别人是打妖怪的,他是招妖怪的。招妖怪的人是打妖怪的人的师父,这个我们得问为什么。平常,他的确不如别人。但关键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开口就不一样。孙悟空说,我回花果山。猪八戒说,我回高老庄,娶媳妇。沙和尚说,我回通天河。这是三个除魔降妖的人的态度。而招妖怪的师傅说,你们都可以回去,我自己到西天去。这是唐僧比其他三个徒弟高明的原因,也是他成为三个人师父的原因。四十岁以后再看《西游记》,就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tq/9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浒传第四十六至四十七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