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上午,智利北部沙漠,圣何塞铜矿,33名矿难幸存人员,在米深的塌方矿井中度过68天后,全部重回地面,创造了“智利奇迹”——人类被困地下生存时间最长记录。

创造这场奇迹的,是矿工们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智利政府不惜血本地营救,比如为矿工制订特殊的食谱,提供特殊短袜防止感染脚气,甚至通过电视录像,让受困矿工每天健身一小时。

小A今天重提旧事,是想说,有这样一群人,在地底之下的极端环境中谋生,确保了地面之上的世界有序而温暖地运转。他们每一天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奇迹不会永远眷顾他们,但是数字技术不会遗忘这群人。

智利矿难发生以来的5年,工业能源领域的数字技术研究,其前瞻性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尤其是在生活服务时代,矿区都有自我意识了。

微尘总动员

怕怕:“听说矿区隔壁的火山最近有点活跃,好怕哦!”

忧忧:“火山活跃?是不是有地震啊,矿区要出事了,怎么办?”

厌厌:“每次都是出事了再救人,真讨厌!”

怒怒:“气死我了,赶紧通知矿工们,这种事绝对不能再发生!”

乐乐:“大家别急呀,有我们在,一定能保护矿工们,大家每天都开心!”

皮克斯今年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将人类的喜怒哀乐,变成了个性鲜明的小人儿,住在我们的大脑里,每天辛勤工作,为主人的情绪起伏殚精竭虑。

想象一下,如今的矿区,也有这样一群小人儿,时刻忙碌着,守护矿区和矿工们。

这群小人儿有个统一的名字“智能微尘”,活跃在矿井里的每个角落。

外形:一般不到1毫米,个别只有0.02毫米身份:一组极小的微电子机械系统技能:控制逻辑和信号处理,探测温度、湿度、振动、化学物及地理环境职责:监测矿井中的设施和环境工作方法:保持几米距离,实现“通话”,传递信息,发送到路由器,控制设备

它们依附在矿井轨道车和矿石装载机上,互相“通话”:

装载机:“轨道车,你装那么多矿石干嘛,超载啦!”

轨道车:“装载机,先管好你自己吧,我都看出你过度疲劳啦!”

当然,它们不会真的这样说话,但是通过这些“微尘”,装载机能确定轨道车上的矿石数量;轨道车能预警装载机的问题,并与其它轨道车通信,找到最佳替换车辆。

它们散布于矿井的危险区域,互相“通话”:

微尘1号:“报告,发现地层有轻微移动,怀疑是地震预兆!”

微尘2号:“报告,发现5号作业点有气体泄漏!”

当然,它们真实反馈的信息,是影响安全作业、产生污染的环境数据;普通传感器无法探知的异常趋势,如微小的地层移动和地震异常,预警可能发生的灾难。

这群“智能微尘”,虽然小到肉眼不可见,却身负重责,拥有巨大能量,像一组矿区特工队,日夜保卫着矿工们的安全。

IfMinHasMind

“智能微尘”是工业能源行业的前瞻性物联网技术,埃森哲近日在新加坡成立的“资源行业卓越物联网中心”,就是以实现这类前瞻性技术为目标的,例如空中监测及先进分析,加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未来在矿业、油气、公用事业、化工等行业,都将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改善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变革企业运营。

埃森哲在最新发布的《生活服务时代》报告中,也提及了数字技术在工业能源领域的应用,有些案例,已经显现出该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

埃森哲生命安全解决方案针对炼油厂工人,该服务能追踪每位工人,监测有毒气体,与中央追踪系统保持联系,使工人们能够更安全地在炼油厂走动,完成日常维修任务。

在采矿业,具备物联网属性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普及,包括矿井口的无线网、带传感器的设备和无人机等。这些新技术在提升采矿效率的同时,也旨在保证矿区危险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想象一下,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数字技术深入融合到工业能源行业,类似“智能微尘”这样的小特工们被批量投入使用,今后的矿区不就拥有了自我意识吗?它们可以实现自我运行、自我治理和自我决策:

通过实时响应环境来提高生产率;降低不同解决方案和异地基础设施产生的成本;通过对实际设备和组件的监控来完善库存管理;主动传送设备失灵信息。

当每一个矿井、每一座钻井平台都拥有了这种自我意识,那些在极端环境内工作的人们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保护,从而体现“生活服务时代”的核心理念——一切围绕人的体验。

番外篇

年,智利矿难发生后的第四年,幸存的矿工们为出征巴西世界杯的智利队献上一部振奋人心的宣传片,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劫后重生者们的希望:

请滑至最下方!有啥想说的,最下方“写评论”,骚扰小A!

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埃森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jt/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