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翠玉加勒比华人传奇我在圣何塞推动建
文/新京报 习近平主席出访哥斯达黎加,这让很多人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在如此遥远的国家也留有华人的足迹。哥斯达黎加在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名列前茅,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多年的沧桑中,从曾经修筑铁路的劳工到名人辈出,华人是如何在哥斯达黎加铸就传奇?而哥斯达黎加又是如何与中国建交?在前大使李长华眼中,除了外交人员的不懈努力外,翁翠玉夫妇这样的民间人士也功不可没,新京报记者专访哥斯达黎加华人协会会长翁翠玉,讲述华人在这个加勒比国家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关于翁翠玉的报道: 烧一手好菜名满哥国 翁翠玉是哥斯达黎加华人华侨华裔协会会长。人如其名,美丽的翁翠玉给人一种温润和煦的感觉。她祖籍福建,出生在香港,16岁时移居哥斯达黎加,迄今,翁翠玉在哥已经生活了近40年。除了作为成功的华商,在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前大使李长华眼中,翁翠玉夫妇多年来致力于中哥文化交流,堪称中哥建交的民间使者。 与人为善的翁翠玉觉得自己一路走来,特别幸运,她对记者回忆起在哥斯达黎加的往事,她说,“我第一天进学校时,一句西班牙语也不会讲。我能够做什么呢?就是微笑。当你把笑容展示给他人时,最起码别人也不会对你有恶意。” 大学时代,翁翠玉与来自广东中山市的邓煦平相识,后结成夫妻。毕业之后,两人就开始创业。年,他们开办了一家中餐厅,当时哥斯达黎加的中餐厅不多,夫妇两人为餐厅起名“新华楼”。 作为福建人的后代,翁翠玉做得一手好菜,餐厅很快出名了,哥斯达黎加的名流政要几乎都来光顾餐厅。 “政府前总统、部长、环球小姐、世界小姐,好多人都来我们这里吃饭。”提到这一点,翁翠玉非常自豪,“我们餐厅还获得了哥斯达黎加全国最佳餐厅的称号。不是在中餐厅里面,而是与哥斯达黎加全国所有的餐厅评比中胜出。” 旅居海外令翁翠玉意识到,主动融入当地生活非常重要。“每次办活动,我们都会邀请当地人来参加,请他们了解我们的文化。”
让前大使李长华记忆犹新的是千人炒饭活动,那是01年春节,为了提升中餐业地位,翁翠玉组织当地主要中餐馆完成了上千人参加的大锅炒饭。
年春节,翁翠玉组织千人炒饭活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发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炒饭认证。 哥华人协会会长翁翠玉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场面非常壮观,上千名华人和当地哥斯达黎加人都来看。”前大使李长华介绍说,炒完之后,就分发给了现场的观众。哥斯达黎加烈日炎炎,但等着品尝炒饭的人排成长龙,最后一个人,快到下午3点才分到。 遗憾的是没事先沟通,所以没能申请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到了今年春节,翁翠玉又组织了一次“炒饭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代表拉尔夫·汉纳当场宣布,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炒饭纪录在哥斯达黎加诞生。
办中文杂志哥总统投稿 翁翠玉之所以组织活动增加华人与本土人的沟通,是因为由于缺乏了解,在当地曾发生过对中餐厅的不实报道,给很多华侨造成损失,这包括翁翠玉的餐厅。 翁翠玉说,当时两国没建交,大家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的报道本来就少,还没有什么正面新闻,一些人认为,中国人很穷,来这里就是为了赚他们的钱。 这让翁翠玉认识到,两种文化间必须要多了解。她开始自愿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年,提升华裔社会地位的中国哥斯达黎加工商联合总会成立,翁翠玉后来出任会长。 年,她创办了《工商》杂志——中美洲第一份中西双语会刊,介绍中国的情况。杂志是免费的,杂志的出版和员工费用都要翁翠玉自己掏腰包。杂志从内容、翻译、排版都是翁翠玉夫妇两人亲自做。 当时两国还没有外交关系,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翁翠玉顶住了压力,坚持把杂志办了下来。哥斯达黎加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里亚斯也在《工商》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为了增加杂志的影响力,翁翠玉说,“每期杂志出来,我都会送到总统府、国会、大学等等,每一个议员、部长,都会看到我们的杂志,让大家了解中国。” 助新华社建分社陪哥总统访华 年,哥斯达黎加成为中美洲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前大使李长华说,“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台湾在中美洲经营了几十年,影响力还是有的。与新中国建交,先就要终止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 建交之路,一波三折,“前总统阿里亚斯年上台时,就有与新中国建交的意愿,直到年两国建交,经历了0余年。” 两国外交人员的心血自不必讳言,而翁翠玉与先生作为普通的华侨,也在其中倾注了巨大的努力。 年10月,新华社第一次踏上哥斯达黎加,打算在当地建立分社,为他们向哥政府传递建分社意愿的,就是翁翠玉夫妇,翁翠玉夫妇与哥斯达黎加很多政要是朋友。 年,新华社驻哥斯达黎加圣何塞分社正式成立。年前后,驻站记者因为签证原因无法到站工作,翁翠玉夫妇成为“临时托管员”,维持着新华社驻哥分社的工作达一年之久。 后来工作正常运转之后,“由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分社工作也有不少麻烦。他们夫妇两人主动帮助分社开展一些工作,为记者看家,给他们开车,帮助他们联系采访,志愿做了很多的事情。”前大使李长华说,“这非常令人感动。” “新华社来此的工作人员都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翁翠玉的先生邓煦平说。 除了创办杂志,两人还创办国际旅行社,让更多中美洲国家人能够去中国旅游。很多哥斯达黎加政府官员以普通人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很多次,翁翠玉和先生都一同陪伴。 “每一次他们来中国,对中国的印象都和之前完全不一样。”邓煦平说。到了年,中国也已经成为了哥斯达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政府官员也感觉到压力,怎么我们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呢?” 在前总统阿里亚斯的推动下,年6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01年哥斯达黎加总统钦利亚访华时,翁翠玉的丈夫邓煦平是陪同人员。 在前大使李长华看来,像翁翠玉这样的华人,在哥斯达黎加还有很多,他们都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热心帮助在哥的华人。“很多人不求名利,完全是自愿在做着这些事情。”
如今,“华人后代已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受过良好教育,在当地做律师、大学教授、医生,甚至有些人步入政界。有几位华人还担任了政府部长和驻外大使。” 很多第二代之后的华裔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中文不太好。哥华人协会会长翁翠玉说,有不少华裔做医生律师,但因没注重中文教育,所以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中文也不好,这很遗憾。 万翁氏族人最喜欢看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dt/5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湾区各城市宵禁时间及规定汇总,请避免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