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发展,长三角呈现雁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以科技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点,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重点。近日,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主办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ECNUGIS)发布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强》及相关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科技创新“大三角”格局持续强化,综合排名前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有95个城市位于欧洲、北美和亚太这三大区域,美国和中国领导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强榜单中,来自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稳定在26个,旧金山—圣何塞作为全球最为顶尖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毫不动摇。中国方面,有23个城市出现在榜单中,相比年的20个增加了3个,前30强中占据5席,均仅次于美国。中国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在19个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目前,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呈现出明显“雁阵集群”效应市,长三角地区有28个城进入中国前强,其中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入前十,处于第一方阵。北京和上海是中国两座主要科创城市。榜单显示,年北京的综合排名由年的第5上升至第4,超越东京位居亚太地区首位,继续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这一维度上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在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技术创新策源和创新生态营造这四个度上也是全国第一。上海保持全球第十位置,该城市也在产业变革驱动单项上排名全国第一。尽管全球前强城市中的中国城市小幅增长,但在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单项排名上,中国仅北京这一个城市跻身单项前30强,排名也仅为全球第25位。报告指出,受大国科技博弈和全球疫情的双重影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开市四年多的科创板,是我国科创板创新的排头兵。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家,总市值6.96万亿元,IPO募资金额达.3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达.57亿元,中位数为5.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2亿元,中位数为0.44亿元。截至12月3日,上海共计有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为1.81亿元,36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有3家千亿市值:中芯国际(.SH)、联影医疗(.SH)和中微公司(.SH)。北京方面,共计75家科创板公司,总市值达1.13万亿,百济神州(.SH)和金山办公(.SH)2家公司市值逾千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saia.com/shsdt/12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基层隐形矫正市场赋能爱齐科技中国市场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发展护航